DB62T3141-2018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4 节地与室外环境
4.1 控制项
4.2 评分项
Ⅰ 土地利用
Ⅱ 室外环境
Ⅲ 交通
Ⅳ 场地生态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5.1 控制项
5.2 评分项
Ⅰ 建筑与围护结构
Ⅱ 供暖、通风与空调
Ⅲ 照明与电气
Ⅳ 能量综合利用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 控制项
6.2 评分项
Ⅰ 水系统
Ⅱ 节水措施
Ⅲ 非传统水源利用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1 控制项
7.2 评分项
Ⅰ 材料资源利用
Ⅱ 节材设计
8 室内环境质量
8.1 控制项
8.2 评分项
Ⅰ 室内声环境
Ⅱ 建筑光环境
Ⅲ 建筑热湿环境
Ⅳ 室内空气质量
Ⅴ 其他要求
9 施工管理
9.1 控制项
9.2 评分项
Ⅰ 环境保护
Ⅱ 资源节约
Ⅲ 过程管理
10 运营管理
10.1 控制项
10.2 评分项
Ⅰ 管理制度
Ⅱ 技术管理与运营维护
Ⅲ 环境管理
11 创新与提高
11.1 基本要求
11.2 加分项
Ⅰ 创新
Ⅱ 性能提高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4 节地与室外环境
4.1 控制项
4.2 评分项
Ⅰ 土地利用
Ⅱ 室外环境
Ⅲ 交通
Ⅳ 场地生态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5.1 控制项
5.2 评分项
Ⅰ 建筑与围护结构
Ⅱ 供暖、通风与空调
Ⅲ 照明与电气
Ⅳ 能量综合利用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 控制项
6.2 评分项
Ⅰ 水系统
Ⅱ 节水措施
Ⅲ 非传统水源利用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1 控制项
7.2 评分项
Ⅰ 材料资源利用
Ⅱ 节材设计
8 室内环境质量
8.1 控制项
8.2 评分项
Ⅰ 室内声环境
Ⅱ 建筑光环境
Ⅲ 建筑热湿环境
Ⅳ 室内空气质量
Ⅴ 其他要求
9 施工管理
9.1 控制项
9.2 评分项
Ⅰ 环境保护
Ⅱ 资源节约
Ⅲ 过程管理
10 运营管理
10.1 控制项
10.2 评分项
Ⅰ 管理制度
Ⅱ 技术管理
Ⅲ 环境管理
11 提高与创新
11.1 基本要求
11.2 加分项
Ⅰ 创新
Ⅱ 性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