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187.2-2004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
4 总则
5 防尘
5.1 煤加湿
5.2 煤堆喷洒水防尘
5.3 密封防尘
5.4 防止撒煤
5.5 卸料点抑尘
5.6 煤仓间带式输送机层制粉装置防尘
6 除尘
6.1 除尘方式的选择
6.2 除尘风量的确定
6.3 除尘设备的选择
6.4 除尘系统设计
6.5 喷雾除尘
6.6 采暖通风设计
7 积尘的清扫
7.1 一般规定
7.2 水力清扫
7.3 真空清扫
8 供水和排水
8.1 水源
8.2 管道设计
8.3 排水
8.4 煤泥水处理
9 建筑防尘防水
9.1 运煤系统内墙面、楼(地)面防尘防水
9.2 煤仓间带式输送机层防尘防水
10 电气防尘防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运煤皮带机转运站机械除尘抽风量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煤斗机械除尘抽风量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各类湿式除尘器耗水量指标
附录D(资料性附录) 袋式除尘器过滤风速
附录E(资料性附录) 脉冲喷吹袋式压缩空气耗量
条文说明
4 总则
5 防尘
5.1 原煤加湿
5.2 煤堆喷洒水防尘
5.3 密封防尘
5.4 防止撒煤
5.5 卸料点抑尘
5.6 煤仓间带式输送机层制粉装置防尘
6 除尘
6.1 除尘方式的选择
6.2 除尘风量的确定
6.3 除尘设备的选择
6.4 除尘系统设计
6.5 喷雾除尘
6.6 采暖通风设计
7 积尘的清扫
7.1 一般规定
7.2 水力清扫
7.3 真空清扫
8 供水和排水
8.1 水源
8.2 管道设计
8.3 排水
8.4 煤泥水处理
9 建筑防尘防水
9.1 运煤系统内墙面、楼(地)面防尘防水
9.2 煤仓间带式输送机层防尘防水
10 电气防尘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