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J04T344-2017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单元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雨水入渗与滞蓄
  • 3.3 雨水收集与弃流
  • 3.4 雨水储蓄和调节
  • 3.5 雨水净化及回用
  • 4 设计计算
  • 4.1 设计参数
  • 4.2 水量计算
  • 4.3 渗透设施计算
  • 4.4 调蓄设施计算
  • 5 建筑与小区
  • 5.1 一般规定
  • 5.2 工程设计
  • 6 城市道路与广场
  • 6.1 一般规定
  • 6.2 工程设计
  • 7 城市绿地
  • 7.1 一般规定
  • 7.2 工程设计
  • 8 城市水系
  • 8.1 一般规定
  • 8.2 工程设计
  • 9 施工与验收
  • 9.1 一般规定
  • 9.2 透水铺装施工
  • 9.3 绿色屋顶施工
  • 9.4 下沉式绿地施工
  • 9.5 生物滞留设施施工
  • 9.6 雨水渗透设施施工
  • 9.7 雨水调蓄设施施工
  • 9.8 植草沟施工
  • 9.9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施工
  • 9.10 工程验收
  • 10 维护管理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施维护
  • 10.3 风险管理
  • 附录A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计算方法
  • 附录B 山西22个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 附录C 水在各种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 附录D 山西海绵城市推荐植物一览表
  • 附录E 山西省各市气候情况一览表
  • 附录F 相关设施选型
  • 附录G 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功能比较一览表
  • 附录H 山西省部分地区降雨情况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3 单元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雨水入渗与滞蓄
  • 3.3 雨水收集与弃流
  • 3.4 雨水储蓄和调节
  • 3.5 雨水净化及回用
  • 4 设计计算
  • 4.1 设计参数
  • 4.2 水量计算
  • 4.3 渗透设施计算
  • 4.4 调蓄设施计算
  • 5 建筑与小区
  • 5.1 一般规定
  • 5.2 工程设计
  • 6 城市道路与广场
  • 6.1 一般规定
  • 6.2 工程设计
  • 7 城市绿地
  • 7.2 工程设计
  • 8 城市水系
  • 8.2 工程设计
  • 9 施工与验收
  • 9.1 一般规定
  • 9.2 透水铺装施工
  • 9.3 绿色屋顶施工
  • 9.9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施工
  • 9.10 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