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277-2018
1 总则
2 术语
3 车辆
3.1 一般规定
3.2 年辆形式及编组
3.3 车体
3.4 悬挂及导向子系统
3.5 电气系统
3.6 制动系统
4 限界
4.1 一般规定
4.2 限界的基本参数
4.3 建筑限界
5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5.1 一般规定
5.2 行车组织
5.3 运营配线
5.4 运营管理与组织架构
6 线路
6.1 一般规定
6.2 线路平面
6.3 线路纵断面
6.4 道岔及附属设施
7 轨道
7.1 一般规定
7.2 基本设计原则
7.3 导向轨及连接零件
7.4 运行道及运行面
7.5 道岔
7.6 轨道安全设备及附属设备
8 轨道支承结构
8.1 一般规定
8.2 作用
8.3 结构设计
8.4 构造要求、接口设计
9 车站建筑
9.1 一般规定
9.2 车站设计
10 供电
10.1 一般规定
10.2 变电所
10.3 牵引网
10.4 电力监控系统
10.5 防雷与接地
11 信号
11.1 一般规定
11.2 系统要求
11.3 列车自动监控(ATS) 系统
11.4 列车向动防护(ATP) 系统
11.5 列车自动运行(ATO) 系统
11.6 车辆基地信号设备
11.7 信号供电
11.8 电磁兼容与防护
12 通信与自动化
12.1 一般规定
12.2 通信系统
12.3 自动化
12.4 运营控制中心
13 站台屏蔽门
14 年辆基地
14.1 一般规定
14.2 功能、规模及总平面设计
14.3 年辆运用整备设施
14.1 年辆检修设施
14.5 综合维修中心
14.6 配套仓储、培训设施
15 安全疏散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 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
3 车辆
3.1 一般规定
3.2 车辆形式及编组
3.4 悬挂及导向子系统
3.5 电气系统
3.6 制动系统
4 限界
4.1 一般规定
4.2 限界的基本参数
4.3 建筑限界
5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5.1 一般规定
5.2 行车组织
5.3 运营配线
5.4 运营管理与组织架构
6 线路
6.1 一般规定
6.2 线路平面
6.3 线路纵断面
6.4 道岔及附属设施
7 轨道
7.1 一般规定
7.2 基本设计原则
7.3 导向轨及连接零件
7.4 运行道及运行面
7.5 道岔
7.6 轨道安全设备及附属设备
8 轨道支承结构
8.1 一般规定
8.2 作用
8.3 结构设计
9 车站建筑
9.2 车站设计
10 供电
10.1 一般规定
10.2 变电所
10.3 牵引网
10.4 电力监控系统
11 信号
11.1 一般规定
11.2 系统要求
11.3 列车自动监控(ATS) 系统
11.4 列车自动防护(ATP) 系统
11.6 车辆基地信号设备
11.7 信号供电
12 通信与自动化
12.1 一般规定
12.2 通信系统
12.3 自动化
12.4 运营控制中心
13 站台屏蔽门
14 车辆基地
14.1 一般规定
14.2 功能、规模及总平面设计
14.3 车辆运川整备设施
14.4 车辆检修设施
14.6 配套仓储、培训设施
15 安全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