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岩土分类
3.1 岩石的分类和鉴定
3.2 土的分类和鉴定
4 区域地貌及第四纪地层
5 勘察等级、阶段和勘察纲要
5.1 勘察等级
5.2 勘察阶段
5.3 勘察纲要
6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6.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6.2 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专项调查
7 勘探和取样
7.1 一般规定
7.2 勘探点定位和测量
7.3 钻探
7.4 井探、槽探和洞探
7.5 取样
7.6 工程物探
8 原位测试
8.1 一般规定
8.2 载荷试验
8.3 静力触探试验
8.4 标准贯入试验
8.5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8.6 十字板剪切试验
8.7 旁压试验
8.8 扁铲侧胀试验
8.9 波速测试
8.10 地电参数测试
9 岩土室内试验要求
9.1 一般规定
9.2 土的试验要求
9.3 岩石的试验要求
9.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试验方法
10 建筑工程勘察
10.1 一般规定
10.2 天然地基
10.3 地基处理
10.4 桩基工程
10.5 基坑工程
10.6 边坡工程
10.7 既有建筑物的改造和保护
11 市政工程勘察
11.1 一般规定
11.2 城市道路工程
11.3 桥涵工程
11.4 地下洞室和城市隧道工程
11.5 管道工程
11.6 城市给排水厂站工程
11.7 城市堤岸和岸边工程
11.8 废弃物处理工程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
12.1 一般规定
12.2 地下工程
12.3 高架工程
12.4 路基、涵洞工程
13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13.1 滑坡
13.2 危岩、崩塌
13.3 岩溶
13.4 采空区
13.5 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13.6 活动断裂
14 特殊性岩土
14.1 填土
14.2 软土
14.3 污染土
14.4 风化岩和残积土
14.5 混合土
14.6 膨胀岩土
14.7 盐渍土
14.8 红私土
15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5.1 一般规定
15.2 场地类别
15.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15.4 特殊地段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16 地下水
16.1 一般规定
16.2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16.3 地下水作用评价
16.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17 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17.1 一般规定
17.2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17.3 岩土参数代表值的选用
17.4 地基承载力
17.5 桩基承载力
17.6 地基变形
18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勘察报告
18.1 一般规定
18.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基本内容
18.3 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
19 现场检验和监测
19.1 现场检验
19.2 岩土工程监测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附录C 江苏省地貌分区图
附录D 江苏省第四纪地层特征
附录E 江苏省第四纪晚更新世(Q3)地层出露或浅埋区分布图
附录F 钻探野外记录表
附录G 取土器技术参数
附录H 工程物探方法及适用范围
附录J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基床系数经验值
附录K 电阻率试验
附录L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判别方法
附录M 采空区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判别
附录N 江苏省特殊岩土分布图
附录P 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附录Q 压水试验技术要求
附录R 根据单桥静力触探ρs值估算单桩承载力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岩土分类
3.1 岩石的分类和鉴定
3.2 土的分类和鉴定
4 区域地貌及第四纪地层
5 勘察等级、阶段和勘察纲要
5.1 勘察等级
5.2 勘察阶段
5.3 勘察纲要
6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6.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6.2 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专项调查
7 勘探和取样
7.1 一般规定
7.2 勘探点定位和测量
7.3 钻探
7.4 井探、槽探和洞探
7.5 取样
7.6 工程物探
8 原位测试
8.1 一般规定
8.2 载荷试验
8.3 静力触探试验
8.4 标准贯入试验
8.5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8.6 十字板剪切试验
8.7 旁压试验
8.8 扁铲侧胀试验
8.9 波速测试
8.10 地电参数测试
9 岩土室内试验要求
9.1 一般规定
9.2 土的试验要求
10 建筑工程勘察
10.1 一般规定
10.2 天然地基
10.3 地基处理
10.4 桩基工程
10.5 基坑工程
10.6 边坡工程
10.7 既有建筑物的改造和保护
11 市政工程勘察
11.1 一般规定
11.2 城市道路工程
11.3 桥涵工程
11.4 地下洞室和城市隧道工程
11.5 管道工程
11.6 城市给排水厂站工程
11.7 城市堤岸和岸边工程
11.8 废弃物处理工程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
12.1 一般规定
12.2 地下工程
12.3 高架工程
12.4 路基、涵洞工程
13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13.1 滑坡
13.2 危岩、崩塌
13.3 岩溶
13.4 采空区
13.5 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13.6 活动断裂
14 特殊性岩土
14.1 填土
14.2 软土
14.3 污染土
14.4 风化岩和残积土
14.5 混合土
14.6 膨胀岩土
14.7 盐渍土
14.8 红勃土
15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5.1 一般规定
15.2 场地类别
15.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15.4 特殊地段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16 地下水
16.1 一般规定
16.2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16.3 地下水作用评价
16.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17 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17.2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17.3 岩土参数代表值的选用
17.4 地基承载力
17.5 桩基承载力
17.6 地基变形
18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勘察报告
18.1 一般规定
18.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基本内容
18.3 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
19 现场检验和监测
19.1 现场检验
19.2 岩土工程监测
附录L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判别方法
附录N 江苏省特殊岩土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