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S202-2011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原材料
  • 4.1 水泥
  • 4.2 细骨料
  • 4.3 粗骨料
  • 4.4 掺合料
  • 4.5 外加剂
  • 4.6 拌和用水
  • 4.7 钢筋
  • 5 配合比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6 模板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模板设计
  • 6.3 模板制作
  • 6.4 模板安装
  • 6.5 模板拆除
  • 6.6 特种模板
  • 7 钢筋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加工
  • 7.3 接头
  • 7.4 装设
  • 8 混凝土工程
  • 8.1 拌制
  • 8.2 运输
  • 8.3 浇筑
  • 8.4 养护
  • 8.5 质量检查
  • 8.6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 8.7 施工缺陷修补
  • 9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9.1 预应力筋制作
  • 9.2 预应力张拉、放松机具设备
  • 9.3 施加预应力
  • 9.4 先张法
  • 9.5 后张法
  • 9.6 无粘结预应力
  • 10 特殊混凝土施工
  • 10.1 雨天施工
  • 10.2 热天施工
  • 10.3 冷天施工
  • 10.4 水下混凝土施工
  • 10.5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 10.6 泵送混凝土施工
  • 10.7 真空吸水混凝土施工
  • 10.8 水下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施工
  • 10.9 膨胀混凝土施工
  • 10.10 合成纤维混凝土施工
  • 附录A 引气剂的品质标准
  • 附录B 引气剂溶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 B.1 引气剂溶液的配制
  • B.2 使用方法
  • B.3 注意事项
  • 附录C 引气剂溶液泡沫度手摇法检验
  • 附录D 混凝土用钢筋的力学、工艺性能
  • D.1 钢筋混凝土用普通钢筋的力学、工艺性能
  • D.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 附录E 合成纤维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试验方法
  • E.1 合成纤维混凝土试件制作
  • E.2 试验及评定方法
  • 附录F 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 F.1 计算模板时的荷载标准值
  • F.2 计算模板时的荷载分项系数
  • 附录G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 G.1 坍落扩展度、T???流动时间试验方法
  • G.2 L型仪试验方法
  • G.3 U型仪试验方法
  • G.4 拌合物稳定性跳桌试验方法
  • 附录H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 附条文说明
  • 1 总则
  • 3 基本规定
  • 4 原材料
  • 4.1 水泥
  • 4.4 掺合料
  • 5 配合比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6 模板工程
  • 6.1 一般规定
  • 6.2 模板设计
  • 6.3 模板制作
  • 6.4 模板安装
  • 6.5 模板拆除
  • 6.6 特种模板
  • 7 钢筋工程
  • 7.1 一般规定
  • 7.2 加工
  • 7.3 接头
  • 7.4 装设
  • 8 混凝土工程
  • 8.1 拌制
  • 8.2 运输
  • 8.3 浇筑
  • 8.4 养护
  • 8.5 质量检查
  • 8.6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 8.7 施工缺陷修补
  • 9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9.1 预应力筋制作
  • 9.2 预应力张拉、放松机具设备
  • 9.3 施加预应力
  • 9.4 先张法
  • 9.5 后张法
  • 9.6 无粘结预应力
  • 10 特殊混凝土施工
  • 10.3 冷天施工
  • 10.4 水下混凝土施工
  • 10.5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 10.7 真空吸水混凝土施工
  • 10.8 水下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施工
  • 10.9 膨胀混凝土施工
  • 10.10 合成纤维混凝土施工
  • 附录F 普通模板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 F.1 计算模板时的荷载标准值
  • F.2 计算模板时的荷载分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