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T664-2016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现场检测要求
  • 4.1 人员要求
  • 4.2 安全要求
  • 4.3 环境条件要求
  • 4.4 检测仪器要求
  • 5 现场操作方法
  • 5.1 一般检测
  • 5.2 精确检测
  • 5.3 试验条件下的检测
  • 6 仪器管理和检验
  • 6.1 仪器配置
  • 6.2 仪器管理
  • 6.3 红外热像仪的检验
  • 7 红外检测周期
  • 7.1 一般要求
  • 7.2 变(配)电设备的检测周期要求
  • 7.3 输电线路的检测周期要求
  • 7.4 旋转电机的检测周期要求
  • 7.5 SF6气体绝缘设备泄漏红外检测要求
  • 8 判断方法
  • 8.1 表面温度判断法
  • 8.2 相对温差判断法
  • 8.3 图像特征判断法
  • 8.4 同类比较判断法
  • 8.5 综合分析判断法
  • 8.6 实时分析判断法
  • 9 诊断判据
  • 10 缺陷类型的确定及处理方法
  •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风级、风速的关系
  •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检测仪器基本要求
  •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红外通用数据文件存储格式
  •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常用材料辐射率的参考值
  •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旋转电机类设备缺陷诊断方法与判据
  • 附录F(资料性附录) 电气设备红外检测管理及检测报告
  •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
  • 附录H(规范性附录) 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 附录I(规范性附录) 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
  • 附录J(资料性附录) 电气设备缺陷部分典型红外热像图